我家門前有國寶 盼被看見的和平街
「請問一下,頭城老街怎麼走?」、「請問頭城老街附近有什麼好玩的?」看著滿心期待的遊客踏上我所指引的方向,佇立在街角獨望遊客背影離去的我,些許擔憂與失落的心隱隱而上,歷經歲月風霜頹貌畢露的和平老街使遊客們敗興而歸。
多年與老街比鄰而居的我,對老街的故事其實是寥寥無幾,一次一次的片段性接觸下,在這次參與完整解說之旅終於揭開老街全貌的故事,聽著窗外的夜雨風聲,似乎在訴說時下正夯的「我是國寶呢!」只不過不是鏗鏮有力的吶喊,而是低吟的哀愁淒訴。
和平街是頭城最古老的街道,曾經是為蘭陽平原最重要的經濟中心,如今是宜蘭地區碩果僅存的老街之一。
為了堵住財氣,和平老街上的南北兩端土地廟因此而落。象徵著護財與常保和平街的繁榮富裕。
從北邊福德廟、十三行街道再往前走,盧宅、新長興樹記、慶元宮、老街南段、南門福德祠等古建築你會逐一賞見。
傳說,其實原先規劃的十三行並沒有現今這麼長,因那時正在興建十三行的盧讚祥先生,曾有人提醒他會遇「落成」而亡,故盧讚祥先生積極的不斷沿蓋十三行;一天,當盧讚祥先生在廁所時隨口閒聊問了身旁男子的名字,其男子告知名為「落成」,盧讚祥先生大吃一驚,返家後沒多久就身亡了。而十三行也因盧讚祥先生過世,不再新建停擺為現今面貌。這也成為後人茶餘飯後傳述著,更增添老街的神秘面紗。
歸鄉的我,重新踏上老街,有幸跟隨著豐富熱情的陳中水老師的解說,彷彿為這條老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,古意盎然、富饒智慧的十三行倉庫,若沒有走這一遭去認識,國寶還是國寶,我還是我,讓原本的平行的線有了交叉點;幸運的我,有此機會得以認識這些珍貴的故事,那滿心期待的遊客們呢?或座落在這街訪鄰居準備好了嗎?
以一般觀光的角度來看,要的除了那個”老街”的味道外,還要有規劃,有讓人意猶未盡的感覺,才會想要下次再來,甚至是多待一天好好的遊玩。老街是個點,是一個可以吸引人的點,但水能載舟、亦能覆舟,老街沒有好好規劃好,很容易讓遊客覺得連老街都沒做好了,其他的更不用去看了。這樣倒是造成了反效果,舉幾個簡單的例子:老街從哪開始?到哪結束呢?我們找不著指標和指示!老街附近有沒有停車場?有沒有歇腳的地方或是小吃店,今天若是有外縣市的4台遊覽車的遊客約200人要來參觀老街,他們要與哪個單位聯絡?或是要怎麼安排行程?
搭著雪山隧道開通後,頭城也正在極力的發展觀光業,不管是港澳遊憩區、衝浪、飛行傘、搶孤……等,都吸引了很多的遊客跟目光,可是這些終究是活動,活動太常辦或是辦太多次,自然會失去那個新鮮感,老街不同,它依然存在,好好去規劃跟經營,會讓人想一來再來,有個固定的老街景點,搭配上多樣化的活動,這樣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,真正的去創造出一個觀光的品牌。
我家門前有國寶!也要我們會用才是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