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還記得剛來到這個學校的初衷嗎?
是否在踏進人文後,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?
是否也在煩瑣的事務中漸漸失去熱情呢?
不要懷疑我們共同要走的路,但目前的路上仍滿佈荊棘、充滿險坡,
讓我們誤以為走錯了路,終點似乎到不了。
真的是這樣子嗎?在這次辛苦的研習中,同仁們不也經歷過一場盛宴,
「人文的方向錯了嗎?」
不,但是在這樣險峻的環境中,我們應該清楚明瞭路該怎麼走,不能盲目地跟著人群。
一如在教學中,我們教導及期盼孩子去追尋自我,但反觀自己做到了嗎?
人文的路或許艱辛,但只要勇敢、堅持的走下去,
未來一定會有所展望,
但也衷心希望老師行走時勿忘二件事。
一、成為自己的主人 (每個人都應該當自己人生的主角)
稻盛和夫是日本四大經營之聖唯一在世者,最早的一份工作非常不理想,
迫於家計負擔只好繼續留下,因此他只好「改變自己能控制的那部分,也就是自我。
由於其改變工作態度,尋找工作樂趣勇於承擔,最後終於有了驚人成就」。
另外,曾有電影口白是這麼說:
「電影裡通常都有女主角和知己,我看得出來妳是女主角,但是妳卻甘願只是知己」
是啊!每個人都應該是「主角」,我相信人文的老師絕不是只想要扮演一個「跟著劇本」的角色?
人生的劇本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而人文的劇本掌握在大家的手裡。
衷心的希望每一位同仁都能以此為學習的榜樣,努力擁有自己的精采人生,
並在工作上樂於改變自我、尋求樂趣、勇於承擔責任,成為人文與自己真正的主人。
二、遇事不求快,有耐心不怕麻煩
萬丈高樓平地起,每件事都應該紮好根基,再追求更好的地步,
「教育」更應如此,並且教育仍是百年大業,不需急於眼前。
”十六壯士”就是領導大哥求快的後果,各位同仁可以此為鑑。
引用歷史作家-唐浩明形容清末大臣張之洞做官要訣「為官一任,必需要做一、二件顯目的大事。
瑣瑣碎碎的小事做的再多,付出的心勞再大,到頭來似乎都不值得一提,只
有集中力量做他一、二件大事出來,把他做得有聲有色,做得熠熠生輝,
什麼時候說起來都臉上有光,甚至在你離任多少年後,當地的百姓還記得起、數得出。」
最後,張之洞的大建設,後來不但勞民傷財,個個都無以為繼。
然而,求快錯了嗎?做大事錯了嗎?
其實應該回頭省思自己「我的根基穩固了嗎?」
會不會像內湖捷運般,貪快貪大的結果卻要花更多時間來彌補呢?
最後期望每位同仁都能勇於學習、創新,凡事按步來並且多方取得外部資源協助,
我們共同創造更好的工作及教育環境!